临床医学系暑期社会实践特别推送 “维周之翰”服务队(三)
信息来源:临床医学系     作者:临床医学系     发表时间:2020-08-22 20:57:53     阅读次数:
    

1.地理位置  

佳县是一个纯山区,海拔高度675-1339.5米之间,由北至南呈现出支离破碎、纵横交错的复杂地形,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C,无霜期159天,年降水量395毫米。

2、农业现状

佳县农副土特产品十分丰富,特别是红枣、薯类、豆类、羊子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2010年,全县枣林面积达到45.3万亩,年产红枣16.7万吨,薯类年产1.2亿公斤,名优杂豆总产达1350万公斤,羊子存栏13.5万只。佳县道路交通比较发达,榆(林)佳(县)路、佳(县)吴(堡)路纵贯南北,太(原)佳(到)路、佳(县)米(脂)路横贯东西。总人口24.5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占92%。

3、历史沿革

佳县是革命老区,颂歌《东方红》的故乡。1926年建党,1940年解放。1947年,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曾在佳县神泉堡等15个村生活、工作、战斗过100个日日夜夜,并在梁岔村指挥了著名的沙家店战役,为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毛主席还为当时佳县县委作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题词,1993年, 省政府命名佳县城为历史文化名城,公布佳县为对外开放县。

4、旅游业

佳县白云山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主建于明万历年间,有各类古建筑99处,遗存有古建、雕塑、绘画、书法、道乐等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粹,是西北地区宗教旅游胜地。相关部门组织人员编辑出版了《白云山白云观壁画》、《白云山道教志》 、《毛主席 在佳县》等书籍,举办了“2007白云山论道大型宗教旅游文化系列活动”、“纪念毛主席转战陕北为佳县题词六十周年图文书画大展”、“四月八庙会"和.“五一”、“十一 ”黄金周等旅游文化活动,年游客逾100万之多。2001年,国务院公布白云山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贫困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1、农业基础薄弱,加强财政、科技投资力度

该县地理环境恶劣,南北区差异较大,南区人多地少,北区人少地多。农业人口素质偏低,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要加强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相结合,以构筑自给型农业、经济型林业和商品型牧业为方向,按照"稳粮、 优果、扩草、兴牧”和“生产基地重点化、重点基地区域化、区域发展优势化”的基本思路,采取捆绑项目建基地,引进业主建基地,发展大户建基地,进一步做强做大“枣、羊、草、薯、豆"等特色农业,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红枣生产基地和特色农牧产品生产输出基地,形成县有区域、乡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规模的产业格局。

2、旅游景点未成体系,完善景点周边基础设施建设

白云山是著名的道教胜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记录佳县文物点832处,但- -体化较弱,周边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游客吃住行不方便,已经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科学发展。

3、工业规模较小,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全县的工业水平整体较低,无法更好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科学发展。

强化工业强县思想,转变传统观念,落实“工业强县”措施,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工业经济大发展,加快盐化工业园区建设步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注重根据不同的资源优势、城镇条件和加工业基础,以户为单元,以村为重点,以城镇为依托,以佳榆、佳米、佳吴三条干线公路为轴线,合理布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包装产业群,早8实现"陕西新兴工业大县”。

调查洛川地区贫困原因

报告人:赵雨蒙

调查时间:2020年7月31日

调查地点:延安市洛川县

调查对象:洛川县凤栖镇

调查方式:走访,访谈

一、基本状况

在被调查的10户居民中,有80%的家庭年收入低于年支出,其中有一个家庭为精准扶贫对象,人均拥有耕地面积较低,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

二、贫困原因

1、缺劳动力致贫

这种贫困原因以前表现不明显,也只是在90年代后期才突出,是一种新的贫困原因。贫困地区大都是人多地少,劳动力严重过剩,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就是有了劳动力也没有出路,劳动力的多少并不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原因。到了9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困地区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贫困地区劳力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多于农业收入,也许一个家庭有劳力外出打工,就能摆脱一个家庭的贫困。当然外出打工与外出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素质越高,获的劳务收入越多。

2、缺文化致贫

在调查中有30%的居民文化水平为初中,10%为文盲。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援,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3、因病、残致贫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在农村比较常见的,我国农民还接受了医疗保健待遇,农民看病治病,部分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如果病销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其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贫国地区,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极大负担,还面临丧失主要劳动力的风险。

 4、自然灾害致贫

因自然灾害导致贫困的,占20%的几率。因灾贫困是目前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在应家均村调查中的有两户村民。因灾贫困也是返贫的根本原因,由于国情所决定,上世纪我国的脱贫标准低,有些农户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又加入贫困的行列。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遇到了自然灾害,一个家庭的基本收入来源就没有了,导致一个地区居民本年的人均收入水平极速下降。

三、结论

在所有贫困原因中,因缺文化、因灾、因病残、缺劳力是形成贫困的重要原因。其中缺乏文化、自然灾害和环境恶劣是致贫的最首要的原因;其次是因病、残致贫。缺劳力的贫困原因,这两种原因计划经济年代比较少见,只有到了九十年代后期这两种贫困原因才变得突出。也许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两种贫困原因还会有所突出。

四、建议

1、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一是要在低收入农户中,改变广种薄收的经济模式,提高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度,通过对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性产品,增加就业,实现增收。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是一项低投入、高回报、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适宜贫困地区发展的富民产业。在畜牧业发展上,要实现新的突破,多发展“食草型”动物,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

要认识到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低收入户增加收入的长远基础。让贫困户拥有脱贫的自我意识。

3、加大扶持力度,转变扶贫方式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二、三产业,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贫困农户由于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维持简单再生产都比较困难,要想扩大再生产依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的。对于贫困户,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拨款。同时,改变面面俱到的救济式的扶贫形式,“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4、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体系

低收入群体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救助和有力扶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相关政策,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体系,保证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政府企业等爱心组织可以提供经济支持外的帮助,比如技术指导。

关于所在地贫困调查

报告人:李昱琦

调查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石井镇

一、贫困原因

(一)收入少

1、人均耕地少。鄠邑区地处秦岭北麓,区域面积60%以上为山地,耕地面积少。石井镇地处秦岭脚下,人均耕地不足一亩。

2、地域经济不发达。鄠邑区离省会城市西安较远,工厂较少,工业经济不发达,闲置劳动力较多。

3、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石井镇占三分之一的农户地处山区,农户居住分散且远离城镇,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二)生活成本高,支出多

1、住房支出大幅上升

如在县城买房,均价9000元每平米的住房连同装修约需100万元,这就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2、日常消费日渐增加

目前大肉、蔬菜、鸡蛋、衣服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增长较快,生活成本大幅上升,在农村大约50%人口近半年未曾消费肉类。

3、就医费用大幅上升

现在虽有居民医保,但医保报销比例不高且门诊费用不予报销,一般性的伤风感冒就医费用需自己全部承担,而且近几年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如遇重大疾病医保报销比例还是偏低,就易造成家庭因病致贫。

4、教育支出高

如今虽有国家13年免费教育,但每年的书费、文具费、补课费等费用支出也较大。

二、调查结果

1、发展农村科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培训。

2、实施农业产业化,优化农村产业机构。

3、加大农村医疗保障力度和遗传病防治力度。

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当地贫困原因报告

报告人:王泽轩

贫困原因与解决方案

我的家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沙雅位于中国新疆阿克苏地区东偏南,塔里木盆地北部,渭干河绿洲平原南端,北靠天山,南拥大漠。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古龟兹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沙雅属于南疆的阿克苏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及其周围山地,所以自然条件恶劣,经过分析调察我认为导致本地贫困的主要原因有自然生态环境恶劣,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基础设施较落后,结构产业单一等。

首先沙雅县属于南疆,位于沙漠边缘,本身自然环境恶劣,多数土地都为盐碱地和戈壁,再加上前些年过度开垦荒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很多土地并不适合大量种植农作物,还有因为当地的少数民族较多,且多数受教育程度并不高,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并不能流利的说汉语,使他们与汉族志之间存在交流上的障碍,进而导致了经济发展的相对缓慢,并且收教育程度低也导致了许多人的观念相对落后,不愿出去工作,只靠土地维持生活,所以大多数人也就仅仅只能满足温饱,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并且当地少数民族因为与汉族交流上的障碍导致大多数只能从事较为低端的体力劳动,所以本身的收入自然也无法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低下和知识的匮乏使得贫困地区长时间南以拜托贫困的环境,人才大量流失也使得当地的经济难以持续稳定的发展。并且因为当地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使人们与外界的交流较为困难,加之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人们的观念也相对保守落后。同时结构产业单一也是本地贫困的原因,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慢,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也导致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落后。

基于本地区特殊的多民族,多语言的特殊形势,应当更加重视教育,提高人均文化素质,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当地农村群众相对落后保守的思想,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调整种植业,发展畜牧业,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以林果业为主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发展第二产业,繁荣第三产业。使当地第二和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上升,合理发展产业结构,使本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同时鼓励双语教育,解决民族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同时解决当地贫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经济的贡献率,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着力解决农牧业技术推广不全面的问题。不断农民运用科技的能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进而促进本地的农业发展。

实地调研调查报告

报告人:扶婧姝

调查时间:7月中旬至7月底

调查地点: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新坊乡

调查方法:走访调查、问卷调查

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贫富差距问题也随之扩大,农村发展相对缓慢。虽然近几年国家大力开展扶贫,但是仍存在贫困县和贫困户,这依然是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找到农村贫困原因突破点,促进农村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调查结果

1、文化素质

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几乎都是小学水平,甚至低于小学教育水平。我国农民的这一基本文化现状,既影响了现代农业建设,也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是造成我国农村贫困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2、主观思想

部分贫困户素质较低,有一种“人穷志短”的思想,无脱贫致富的追求,得过且过,一心依靠政府和社会救援过日子。

3、因病因残

近几年,市场药品费、医院治疗费价格上涨快,买药要几十元上医院要上千元,要是遇到慢性疾病或大病则是上万元。

4、教育负债

小学一学期学费两百多、初中四五百、高中上千元、大学近万元。但为了不误子女前程,多数父母选择送子女上学,是本来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5、空巢化严重

年轻人大多选择进城打工,老人年老体弱,无法从事生产活动,没有经济来源,同样导致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对下一代教育和上一辈尽孝都造成了严重的问题。

6、不正确的消费观

人情消费观、赌博消费也是致贫的一大原因,特别是现在人情消费观愈演愈烈,频率越来越高、礼金越来越大。

调查对策及建议

1、改变落后观念,进行思想教育宣传,提高贫困人民脱贫致富的上进心。

2、政府进行正确的指引,最好能因地制宜,帮助大家将本地特产推销出去或者开发旅游景点,鼓励贫困人民一起发家致富。

3、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消费观,不过多大办大型酒席。

4、政府可以鼓励资本家在农村周围的县城建厂 ,这样农民既可以照顾家庭又可以有一些收入。

5、引导农民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乡镇可以组织农民定期进行一些基本检查,防止小病恶化成大病的概率。同时,对于患有慢性病和大病的家庭,社会爱心人士和国家政府给予其一些帮助。

6、进行普及教育,改善农村文化素质。

                                (临床医学系来稿 /高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