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的小萌新,您有一份新生开学心理指南,请查收!
信息来源:临床医学系     作者:临床医学系     发表时间:2020-09-26 21:19:19     阅读次数:
    

 9月

我们熬过疫情

告别暑假

终于重回学校

踏上学业的轨道

欢迎2020级的新同学们,

新学校,新目标!

愿你们有个全新的开始!!

当然

同学们在享受校园生活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防疫哦~

1、自我健康监测

了解学校的防疫安排,学生要做好自身的健康监测。如果在开学出现了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要及时报告给班主任,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学。

2、做好物资准备

准备好一次性医用口罩、免洗手消毒液或消毒湿巾。学会科学佩戴口罩。若出现不适,应及时报告班主任。

3、强健体质,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饭前便后,触摸眼口鼻时,用肥皂或洗手液并使用流动水洗手。在打喷嚏或咳嗽时,要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在垃圾箱内,然后彻底清洗双手。

4、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

在学校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在饭堂进餐要避免扎堆。在上下课途中,应全程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社会安全距离,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物品。发现有任何不适,立刻做好自我隔离及时就医,并告知班主任,避免传染他人。

面对全新的学校

全新的校园

全新的老师

全新的同学

你做好准备了吗?

下面有一份新生开学心理指南,请您查收~

一、正确转换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随着角色的转变,学习方法也应该有所变化。学习方法与高中有很大不同,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正确认识到角色的改变,尽早做好思想准备,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就能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

二、常见心理困扰

1.间歇心理

经过三年超负荷的拼搏以及身心能量的过度透支,入学后,相当部分同学滋生了对学习的厌倦心情。由于心理紧张系统解除,学习上无动力,行为上提不起劲,总有种喘口气,歇歇脚的心理,甚至有同学沉迷网络以及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

需要对自己把控好,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意识,大学是一个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而不是颓废生活的开端,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心理,开启新的大学生活。

2.茫然心理

中学阶段大家的奋斗目标都十分明确,为了高考而拼搏。进入到大学之后,新的人生目标尚未确立,出现目标的丢失以及理想的真空,在这个时期,我们很容易缺乏方向感,无所适从,而且学校的管理不会像中学那么严格,因此常常会出现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情况,容易导致焦虑以及茫然感。

需要去清楚自己来到学校学习想获得些什么,将来想做什么,可以为自己树立一些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让自己重获一些动力,而不是碌碌无为,荒废时间的同时心情还十分焦虑。

3.自卑心理

进入大学,将会是一次对“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强烈体验,甚至是从父母的“重点保护动物”到“没人理解”;学习上的“佼佼者”到“否定自己的能力”;人际关系上的“众星捧月”到“没有什么朋友”...这些类似的情况都会让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诱发自卑心理。

需要去肯定自己的价值,珍惜每一次机会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去顾虑别人的看法。

会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了解自己的性格。能正确地悦纳自己的能力,身体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客观存在和正面价值。

能欣然正视和接受自己现实的一切,不因自身存在的某些缺点而自卑,也不因他人的否定就否认自己,排斥自己。

三、交往心理指南

来到新学校进入一个新集体,接触新的同学以及新的室友。很多同学可能是第一次住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同学室友交往呢?

1.互相理解、求同存异。大家来自不同的家庭、地域,生活环境都各不相同。在价值观或生活方式上有差别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要开放地对待新的想法和经历,接纳他人的独特性。生活习惯方面,要做到求同存异。开诚布公地向舍友说明自己的生活习惯。同时,要尊重、理解并包容舍友的不同生活习惯。

2.彼此尊重、征求意见。尊重的外延是很广泛的,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不要轻易去批判,要尊重他人。尊重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尽管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生活距离是缩短了,但是每个人都有其私密的空间。如果需要用室友的物品等一定要经过室友的同意。

3.学会包容、处理情绪。每个人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对种种差异都需要加以包容。对于别人的缺点及不符合自己意愿的行为要善于理解和接纳。同学之间免不了产生摩擦,这时很可能会不理智。所以就需要克制情绪。有时也要宣泄情绪,情绪的宣泄要坚持无伤害性原则,既不能伤及他人,也不能伤害自己。找人聊聊、写日记、跑步,求助于心理老师都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4.互相帮助、豁达大度。对待那些不喜欢的人,请不要排斥。要努力发现对方的优点。做到不说三道四评头论足,无论谁有了困难都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让室友们都能感受到温暖,彼此之间相处也就会更加融洽。这并不需要重大的奉献精神,只需一点小小自我牺牲,但却可以预防不愉快的发生。

5.为人着想、及时解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别人。出现问题及时应对。如果室友做出自己不喜欢的事,那么要尽可能委婉地告诉他。不要让事情变成大问题,要尽快在事情变严重之前把问题处理掉。

(临床医学系心理站来稿 文/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