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党史(第四期)|听临床医学系教工党员徐倩讲“找党万里行”的故事
信息来源:临床医学系     作者:临床医学系     发表时间:2022-05-04 08:00:19     阅读次数:
mediaplayer
    

“阿尔及利亚”号劈波斩浪,行驶在大西洋上。这艘法国轮船是由中国的上海开往法国的马赛去的。甲板上,一位三十五六岁的中年人正激动地凭栏远眺,眉宇间流露出刚毅和坚定。他,就是朱德同志。此行是前往欧洲找党,找真理。时间是1922年的9月。
    朱德早年参加辛亥革命,1915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起义,在滇军锷部下任团长,因屡建战功,当到少将旅长。蔡锷病逝后,滇军内部发生分化,成了军阀为自己的私利而争斗的工具,朱德所抱的救国救民的希望步步破灭了。革命的出路在哪里?救国救民的真理何在?朱德决心上下求索1922 6月,他拒绝了四川军阀杨森要他当师长的邀请,从四川乘轮船前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去寻找新生活,寻找革命真理。
    朱德到了上海,但扑了空,就又去北京,找到了他的老朋友——《民报》主笔孙炳文。孙炳文给他介绍了参加五四运动的一些青年学生,可这些学生都因暑假离开了学校。他想会见共产党的领导人,可是也都不在。他打听到党的总书记陈独秀在上海,于是又急急忙忙返回上海。
    回到上海,朱德先见了孙中山先生。孙中山要求他重回滇军,进行整编,并表示先付给他十万元经费。朱德没有同意,他告诉孙中山,自己决定到外国留学,在重新回到中国的政治生活之前,要先会见共产党人,研究共产主义。孙中山同意他的意见。和孙中山会见之后,朱德找到了陈独秀。他原以为只要一提加入共产党的申请,就可以被接受,没料到陈独秀却对他说:要参加共产党的话,必须以工人阶级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并且准备为它献出生命。你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真城的申请。

陈独秀的当头一瓢冷水,并没有浇灭朱德找党、找真理的热情。他和朋友孙炳文随即搭上丁“阿尔及利亚”号轮船,启程去欧洲。在法国,他听说一批中国留学生刚刚组成了中国共产党支部,便连忙打听,得知他们的领导人是周恩来,成员有陈毅、聂荣臻、李立三、富春、蔡畅等,而周恩来已到柏林组织新的支部去了。朱德又于10月底乘火车到了柏林。这位年已36岁的将军端端正正地站在比他小12岁的周恩来面前,用平稳但是激动的语调,说明了自己的身份、经历以及找党的愿望。周恩来热情地接待了朱德,两人做了长时间的推心置腹的交谈。这年年底,经周恩来介绍,朱德终于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后来,朱德曾极其兴奋地回忆说:我当时真是高兴极了从此,我抛弃了旧我,开始了最有意义的革命的新生。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出版社《故事里的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