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党史(第二期)|听临床医学系教工党员柏鲁宁讲“为了祖国母亲”的故事
信息来源:临床医学系     作者:临床医学系     发表时间:2022-04-19 20:11:27     阅读次数:
mediaplayer
    

刘少奇同志出身于一个富农家庭,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他九岁丧父,全家(尤其是母亲)对他格外疼爱,他也很敬爱母亲。

1920年,二十二岁的刘少奇离家到上海学俄文,准备赴莫斯科学习革命经验。母亲舍不得他,怕以后母子再也不能相见,不让他走。他深情地对母亲说:“我离开祖国远行,离开母亲,是为了祖国,也是为了母亲啊!”他毅然地出走了。

1922年夏,刘少奇回国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工作,同年秋任中共湘区区委委员,参加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主任。这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的革命活动,使刘少奇成为当时统治湖南的军阀赵恒惕的眼中钉。1925年,赵恒惕逮捕了他。后来经过党组织和各方面的营救,赵恒惕释放了刘少奇。这下,刘少奇的母亲说什么也不让他走了,甚至跪下来哀求他说:“再别干这种事了,太危险了!”他理解母亲爱儿子的心情,但他更懂得处于危难之中的祖国母亲需要儿女们起来拯救她,懂得报国之志不能为家庭私念所牵累,便温厚而坚定地对母亲说:“别的事,我都可以答应你,唯独这件事,不行!”

此后,刘少奇辞别母亲,到了广州,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投入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斗争之中。(素材来源:人民日报出版社《故事里的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