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医):
贺丰杰,男,汉族,1958年1月生,陕西富平人。1978年参加工作,原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中医学院“十大名师”,陕西省名牌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负责人,陕西省级精品课程《妇产科学》负责人,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术带头人,陕西省中德医学会理事、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咸阳市政协委员,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陕西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院长。
1975-1978年,西安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学习,1986-1987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二附院进修,1989-1991年,陕西省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1996-1996年,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进修,1999-1999年,山东省立医院进修。1978-1979年,陕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组织胚胎教研室任助教;1979-1988年,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 1988年晋升为妇产科主治医师;1991年晋升为妇产科学讲师;1993年晋升为妇产科副主任医师;1997年晋升为妇产科学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妇产科主任医师;2002年晋升为妇产科学教授;2004年6月至今,任陕西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院长。
贺丰杰教授参加工作30年以来,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前辈,虚心好学,团结同志,始终活跃在教学、医疗、科研、管理第一线,坚持医、教、研、管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相互促进。成绩显著,造诣精深。
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陕西省第五届教学名师。学校“十大名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我最喜爱的老师”、“观摩教学比赛一等奖”、“优秀研究生培养导师奖”、“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13115科技专项1项,省厅级各项课题4项;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慢病科研攻关任务。获国家《新药证书》1项、专利2项、 陕西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1项, “陕西省优秀中青年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咸阳市科技名人”“国际自然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优秀论文、著作奖及等各种获奖项30余项。出版教材及著作8部,发表论文45篇。《中国中医药报》曾专题报道,引起同行关注。2009年底所带领的妇科团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重点学科。担任临床医学系主任期间,临床医学专业获“陕西省名牌专业”,《妇产科学》获省级精品课程,获得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
教书育人,勤于耕耘:贺丰杰教授主讲《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妇产科理论与实践》、《临床医学概要》等课程。热爱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十分注重教学法研究,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巧妙地演绎成幽默风趣、出神入化的授课风格,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多年来,主讲课程《妇产科学》总是以吸引众多班内外同学慕名听讲而著称,多次被评为学院 “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4年获学院“观摩教学比赛”一等奖,并被全校同学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获“优秀研究生培养导师奖”,深受学生爱戴。2006年荣获学校首批“十大名师”殊荣。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第五届教学名师”。“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的“构建数字化、可视化教学平台,实现妇产科学教学手段多元化” 教学改革项目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2007年全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获得“陕西中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009年主持教改课题“共享医学师资,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2009年全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率领临床医学团队,力克群雄,获得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
多年来,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与教研室几代前辈合作,在传承的基础上,注重学科人才梯队建设,成立临床医学研究所(任所长)妇科研究室,建立博士工作站,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为科学研究搭建平台。科学、规范研究生管理,制定规范的培养方案,编辑成册,适时调整。以“出人才、出成果、出论文”为基本目的,以“培养具有全面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独立进行临床和科研工作能力;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科研素质、身体素质、管理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等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为培养目标。教育研究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培养自己、自己提高自己、自己养活自己 ”。组织研究生外出学习、参观,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从1992年起协助指导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任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兼秘书,1997年正式应聘为该专业指导教师,现任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组长。至今已指导及协助指导研究生69人,其中在读10名,11人考取博士研究生,2人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已经毕业的研究生绝大部分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临床和教学骨干。其中杨明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即北京301医院中医科主任)于2007年被授予“全军十大名中医”光荣称号。
除了重视本、专科、研究生教育以外,在医学教育教学中注重将通识教育与成材教育有机结合。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开展了规模罕见的“临床医学大讲堂”、“临床病案大讨论”,以此为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注重体现医学教育目标的“技能”属性,充分利用“临床模拟实训中心”,引进医学模拟教育的最新成果,创新实践教学体系。2年来,先后在《中国医学教育技术》、《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国中医药报》教育版上发表多篇教学论文,在同行中产生广泛影响。
潜心科研,成果斐然:具有很高的科研热情、敏锐的科研洞察力和敏捷的科研思路,在中西医结合应用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主持研制的中药三类新药“凤香海绵栓”于1995年获国家《新药证书》([95]卫药证字Z-69号),取得发明专利2项,该新药的研制于1996年荣获陕西省唯一一项“陕西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填补了当时陕西省连续数年没有国家级中药新药的空白。此外,还获得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1项,优秀论文、著作奖及等各种奖项30余项。先后主编、合编教材及著作8部,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5篇,其中部分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主持国家自然基金 “凋膜止崩有效部位靶向干预ADVB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作用机制”,“中药新药祛膜止血膏靶向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前研究”获得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13115科技专项资助,在研陕西省教育厅、中管局、教育厅级各项课题4项;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慢病科研攻关任务。1993年获“陕西省优秀中青年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咸阳市科技名人”等荣誉称号而成为同行业知名人士。由于在科研领域敢为人先,开拓创新,《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3月19日科技版以“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贺丰杰妇科临床科研思路简析”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引起同行广泛关注。2010年3月在美国旧金山出席国际中医药学术会议,作为三位主旨发言者引起广泛关注。
医疗精湛,远近闻名:医术精湛,治医严谨,医德高尚。克服困难,开拓进取,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难重病人,对多种妇科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不断学习本专业的新业务、新技术,并创造条件,应用于临床,使之转化成现实生产力。1995年,率先将宫腔镜手术成功引入西北地区,至今已开展各类宫腔镜手术3000余例,吸引了慕名前来的西安乃至外省13个市县的患者就诊,获得广大患者的认可与好评。多年来,积极探索、大胆进行高难度复杂手术,率先开展诸如横切口皮内缝合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宫外孕显微外科修复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外阴广泛切除术、宫腔镜等多项妇产科新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成为广大患者慕名首选主刀医师之一。2009年底所带领的妇科团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重点学科。
身先士卒,管理有方:2004年6月以来,担任临床医学系主任,主持行政工作。配合学校党政的各项工作,率领临床医学系全体教师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建章立业,使临床医学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强,各项工作走在学校前列。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创造性地在校内首次推出“临床医学大讲堂”、“临床病案大讨论”等系列活动,为高校合并后陕西优秀医学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深受广大师生欢迎。2006年,临床医学专业荣获“陕西省名牌专业”称号。2007年《妇产科学》成为陕西省级精品课程。临床模拟实训中心荣获“规范化实验中心”称号。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被授予“评建标兵”。日常行政工作中,积极探索行政管理经验,实行“党政联席,齐抓共管”,党政关系协调。学生管理方面,突出“严”字,狠抓学风、考风、教风,为临床医学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临床医学院党总支
版权所有: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世纪大道中段陕西中医药大学 邮政编码:712046